路邦以動感控制系統為核心技術,配合5G, AI , IoT, Cloud 推動及發展全面化的機械人產品及技術發展整合方案。路邦提倡Techanization (科技生態化), 實現科技融入生態,讓人機協作,虛實互動,使整個生態生產力和效率提升,讓人類活得更好。

Techanization™

將技術整合到生態環境中,使其能夠以更高的生產率,效率和可持續性發展,從而使人類更好地發展。

路邦首創“Techanization”概念

“Techanization”概念是指我們將一項科技或技術融入一個“生態系統”,並可以讓這個生態系統發展得更好更繁榮; Techanization更重要的一點是:技術的應用能帶給人好處,讓人類社會變得更好,而不單是發明一項技術然後放在某個領域應用就完事。

路邦團隊在香港中文大學亞太工商研究所企業管理發展課程中分享“Techanizaiton”案例

路邦團隊在香港中文大學亞太工商研究所和某上市集團合辦的「Mini-MBA」課堂分享"Techanization"案例

《海关公報》:香港海關舉行「Customs YES」第三屆管理委員會就職典禮(附圖)

海關關長陳子達今日(二月二十六日)出席「香港海關青年發展計劃」(「Customs YES」)第三屆管理委員會就職典禮,頒發委任狀予管理委員會新任理事長葉冠成及十七位理事。部門的其他首長級人員亦有出席典禮。 「Customs YES」管理委員會由官方及非官方委員組成,涵蓋法律、工商界、醫療、創新科技、青年服務、文化及體育等界別,為該計劃的持續發展和活動策略提供意見。 陳子達在就職典禮上感謝管理委員會長久以來的支持,為「Customs YES」會員帶來不同的寶貴學習與交流機會。他表示海關致力培育青年成為具備國際視野、有抱負和愛國愛港的領袖,裝備他們將來在國際舞台上說好香港故事。「Customs YES」會繼續推出更多精彩活動,接載青少年搭上新時代列車「香港號」探索世界。 葉冠成致辭時歡迎四位新加入的理事,並期待帶領新一屆管理委員會成員與海關攜手並肩,令「Customs YES」不斷突破,為香港青少年發展貢獻力量。 原文鏈接:香港海關舉行「Customs YES」第三屆管理委員會就職典禮(附圖)

Read More »

《大公報》:獨家報道|建築機械人批灰打磨噴漆快又靚

本港建造業近年引入智能機械人,幫助工程提速提效,發揮新質生產力。房屋署在上水公營房屋項目的地盤引入內地生產的建築機械人,用於批灰、打磨和噴漆工作,不止效率高,成品比人手施工更均勻,傳統工人團隊需要八人施工六日,運用機械人可以節省75%人手。 研發建築機械人的「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」代表昨日接受《大公報》專訪時表示,自2023年起將建築機械人引入香港,每台價值數十萬元,相當於一位工人的年薪,但可以操作三至五年,協助建造業界提升安全、質量、效率。另一研發工地測試及作業機械人的港產科技公司「路邦科技」向《大公報》表示,使用機械人進行大數據分析,可以加強工地安全,保障工人健康,提升生產力及建屋質素。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近日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,最近到上水第4區及第30區(地盤二)的公營房屋項目地盤視察,除了看建築進度,還看了地盤的機械人應用。 不同機械人可以自動辨識路徑,走到要施工的房間,進行批灰、打磨和噴漆的工作,可自動吸塵集塵、自動排灰,一般牆面、橫樑、天花等油漆工作都難不倒它們。 何永賢大讚施工質素優良 何永賢說,機械人不止效率高,成品比人手施工更均勻,質素優良且能維持統一水準。施工過程中,塗覆、打磨、室內噴塗工序,僅以一個多月時間,已完成10層樓所有塗料工序的施工。根據該地盤的測試結果,對照一般公營房屋約24戶一層去估算,傳統工人團隊需要八人施工六日,運用機械人則可以節省75%人手,只需兩名工人施工,能夠有效應對勞動力不足的問題,令項目加快交付。 該工地的機械人由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究。該公司環球事業部總經理張亮昨日接受大公報專訪表示,公司成立於2018年7月,至今已研發近50款建築機器人,適用於建造業不同工序,包括混凝土施工及修整、砌磚抹灰、室內裝修裝飾、外牆高空噴塗、地庫裝修等。 每部數十萬元 可操作五年 張亮說,公司產品自2023年10月引入香港,目前只計及政府相關建築項目,已使用八款型號、合共16台機械人,例如外牆噴塗和油漆機械人,分別用於室內和室外牆身油漆,牆身缺陷修補機械人主要用於打磨及修補牆身,輔助機械人的用途則是運輸及掃地。 張亮透露,每部機械人的價格各有不同,視乎工作性質,每部價值數十萬元,相當於一位工人的年薪,但可以操作三至五年,使用時間越長,回報效益越高。他稱有關產品已經在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俄羅斯和越南等多個國家應用。 位於將軍澳的入境事務處總部於去年落成啟用,大廈早前驗樓時,採用一款用於工地測試及作業機械人,全身設有多個感應器,能夠測量現場的空氣質量、噪音和光照。該款機械人由本地科技公司路邦科技與建築署共同研發。 路邦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麥騫譽昨日接受《大公報》專訪時表示,用了一年時間研發工地測試及作業機械人,每部價值70萬元,作用主要是監察工程進度,並在工程較後期用於驗樓。 麥騫譽稱,研發的困難之一,是如何在障礙物多、地面凹凸不平的建築地盤正常行走。測試及作業機械人的底部配備特製車輪,能在工地環境中靈活行動,同時利用鏡頭進行影像分析,收集到的數據會通過5G網絡上傳至雲端平台,工程師可以利用機械人傳送的工地影像分析結果,與建築資訊模擬系統(BIM)的數據進行比對,以確保工程細節的準確性。 「機械人可以晚間工作,初期的驗樓工序,透過大數據分析,減少驗樓師親身到場的時間,從而減輕成本,感應器分析空氣質量,了解(有毒物質)甲醛濃度,保障工人及驗樓人士健康。」麥騫譽稱,機械人在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頒銅獎,稍後也會在政府其他工程使用,期望透過科技加強工地安全,提升生產力及建屋質素。 何永賢表示,期待越來越多地盤應用建築科技,共同推進建築行業的升級轉型,吸引更多善於操作機械的年輕人入行,一起使用更高科技地建設香港。 工友可遙距操作多部機械人 事半功倍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建造業議會早前推出全港首個建築機械人工作坊,展示超過20部已投入市場應用的建築機械人,包括建築測量機械人、牆面打磨機械人和樓宇檢測機械人,適用於不同的建築工序。建造業界人士表示,引入建築機械人並不會搶去工人工作,建築工友可處理更高階工作,遙距甚至一人多機地操作機械人,吸引年輕人入行。 翻查資料,現時購入一部建築機械人,已由兩三年前的過百萬元,降至數十萬元,隨着成本下降,逐步吸引中小型承建商及分判商採用。有業界人士表示,早前引入噴塗及油漆機械人時,獲得油漆相關工會的認同。 政府提供資助減負擔 另外,政府撥款成立的「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」,希望透過資助以減低業界在採用創新科技需要投入的成本,包括建築機械人,由本地研發的機械人最多可獲80%資助,海外出品的機械人則最多可獲70%資助,而且採購或租賃機械人同樣可以申請。 「機械人不會累、不怕髒,這些會產生油漆粉塵的標準化沉悶工作,最適合交給機械人處理。」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,她近日和一位建築工友交流,對方最初是油漆工人,現時已是操作機械人的好手,她很高興見到這位年輕人在行業裏上進上流。 來源:獨家報道|建築機械人批灰打磨噴漆快又靚 《大公報》:獨家報道|建築機械人批灰打磨噴漆快又靚

Read More »

香港工商業獎 2018

機器設備及機器設計

大獎

Scroll Up